基本介绍:
随着中国“双碳”工作的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已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成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同时,面对近几年国际贸易中“碳壁垒”政策和机制的迅速发展,中国企业想要顺应时势,持续在改革发展中稳定经营,更要坚持绿色发展观念,坚持系统防范风险。在此背景下,2022年6月,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了T/CCAA 39-2022《碳管理体系要求》标准。
此标准以生命周期碳管理为理念,采用风险和机遇思维,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持续改进的管理原则,为组织开展碳管理活动、提升碳管理绩效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并在组织、产品或服务、项目、活动等不同维度,指引建立系统、全面、有效的碳管理体系。
企业按照标准T/CCAA 39-2022《碳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并通过碳管理体系认证,这一认证不仅关注企业的碳排放量,更强调企业在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对碳排放的管理和控制,确认其碳排放量、碳减排目标、碳减排措施等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实施意义:
企业按照标准T/CCAA 39-2022《碳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并通过了碳管理体系认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获得益处:
1.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碳管理体系认证要求企业通过现有的管理体系基础上有效科学管理碳排放、碳交易、碳资产、碳中和、准确评估碳管理成熟度等一系列措施减少碳排放,增强应对“双”目标的能力,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2.应对政策和市场压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限制碳排放,市场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环境表现,企业需要通过碳管理体系认证来适应这些政策及市场要求,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3.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通过碳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可以传递自身“碳信用”,传递履行社会责任的信用,实现自身碳管理的方针目标的社会承诺,展示环保责任和社会担当,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适用范围:
本认证适用于各类希望通过碳管理体系认证实现在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对碳排放的管理和控制,确认其碳排放量、碳减排目标、碳减排措施等的企业。如:生产过程碳排放强度高且总量大,需通过碳管理体系实现合规与降本的电力、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供应链上下游的碳排放关联度高,受供应链压力影响较大的电子制造、快消、零售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