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彩霞 苏楠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推荐)
摘 要:介绍了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石勘院)应用一体化管理体系及科技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科技网)进行科研生产项目管理,描述了目标实现及产生的管理绩效,旨在为企业进行科研生产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生产项目 管理 绩效
石勘院进行科研生产项目管理,充分发挥了一体化管理体系中“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及责任体系”的作用,以及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OA系统)中科技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科技网)的作用,使项目组、部门(研究所)、院级(院科技委员会)三级责任主体按照职责、权限开展工作,确保科研生产项目按照相关工作流程、管理制度、标准规定运作,不断提升整体工作质量与科研质量水平。笔者总结石勘院科研生产项目管理的经验,旨在为企业进行科研生产项目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1 质量目标的确立
质量目标的确立、分解及考核是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也是科研生产项目关注的重点。依据长期发展目标和五年发展规划,石勘院每年制定年度质量目标、指标,并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的方式,将质量目标、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部门再落实到各个岗位。年终,依据目标责任书对部门和个人进行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三级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和考核,使石勘院的长远目标、年度目标、部门目标及个人目标得到具体落实。
石勘院紧紧围绕中国石化发展战略要求,按照“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的工作定位,已明确提出“十二五”后三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确立了2013年全年目标和指标,并将经济财务、参谋与生产支撑、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安全稳定等工作目标已分解到部门和岗位。主管部门将按时间节点对各级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2 管理策划
石勘院到目前为止,共制定有关科研生产项目的管理制度7项、流程18项,并严格遵照执行,科研生产项目管理的质量及完成率、优良率等各项指标逐年提高。
2.1 建立工作制度
制定并执行7项管理制度:《科研生产项目管理细则》、《科研生产项目经费管理细则》、《实验室管理细则》、《国家重大专项管理细则》、《科技成果奖励管理细则》、《知识产权管理细则》、《对外协作项目管理细则》。2012年科研管理部进一步完善了《科研生产项目管理细则》,规范了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和三级质量责任体系,对石勘院科研项目运行、质量控制和过程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由项目组自评(一级审查)、科研部门督查(二级审查)、学术委员会审查(三级审查)组成;三级质量责任体系规定了项目负责人是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部门负责人是质量保证的第二责任人,项目主审人、评审组组长、项目主评人是质量把关的主要责任人,评审组成员是质量把关的相关责任人。
2.2 制定工作流程
石勘院针对不同类型科研生产项目的管理确定了18个子过程,制定并执行18项关键管理业务流程。重点包括:年度科研生产项目计划流程、立项流程、过程管理流程、验收流程、后评估管理流程、外协项目管理流程、申请中国石化科技成果鉴定流程、专利申请与审批流程、专有技术申请与认定流程、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与审批流程。其中,立项管理流程、过程管理流程、验收管理流程等3项流程在适用于各类型科研生产项目的过程管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 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科研生产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按照一体化管理体系及《石勘院科研生产项目管理细则》的要求,科研生产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科研生产质量实行分级控制。近年来,科研管理部一直在致力于探索过程管理的有效做法,通过深化完善科研项目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和责任体系、实现项目过程管理业务流程固化、加强绩效量化考核等举措,加强质量动态监控,提高管理效率。[nextpage]
3.1 项目分类管理
按照来源的不同,科研生产项目分为国家项目、纵向项目、横向项目、院控项目四类(其中纵向项目又分为科技开发部项目、油田先导项目等);按照性质的不同,科研生产项目分为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家项目包括国家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土资源部战略选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按照相关部委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管理;纵向、横向、院控项目在立项、过程管理、验收(鉴定)、后评估、归档等阶段执行科研生产项目管理的相关流程。
3.2 质量分级控制
不同类别项目的质量控制实行分级管理,其中重大项目执行三级质量审查,即:项目组自评(第一级质量审查)、科研部门审查(第二级质量审查)、学术委员会审查(第三级质量审查),以第三级审查评审组组长的签字意见作为提交甲方审查的依据;一般项目执行二级质量审查,即:项目组自评、科研部门审查,由项目主审人组织评审,以项目主审人的签字意见作为提交甲方审查的依据。科研(生产)管理部派人参加评审。
3.3 加强过程管理
通过提高信息化手段,完善科技网功能,实现了项目过程管理业务流程固定化、待办任务可视化和完成任务时限化,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制度和流程的忠实执行,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两年来,项目质量明显提高,科研生产项目各阶段研究成果在科技网的上传率由40%上升到95%以上,及时率由30%上升到95%以上。
科研生产项目已实现了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下载、记录提交、网上审核。不同部委的国家项目在相应的网站上提交立项申报、阶段成果督察评估报告等。其中,重大专项通过OA系统链接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科研管理及经费管理,并进行中期检查;纵向、横向、院控项目通过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管理系统(简称:科技网)进行管理。项目管理过程的记录通过科技网提交。
研究部门根据承担的科研生产项目,每季度对科研生产项目管理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部门自检;科研(生产)管理部每季度对各部门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日常检查;质量标准化室每半年对各管理(公益)、研究部门履职情况进行一次监督审核。其中:部门自检和日常检查通过科技网进行,监督审核通过OA系统中的QHSE审核子模块实现(该系统已与科技网实现链接)。
可通过绩效量化考核,强化项目过程管理效果。在考核方面,提高了科研质量管理和项目过程管理的考核权重,对项目立项论证、中期检查、验收评价等环节,提出了考核目标要求。对各个时间节点管理、三级质量控制管理等提出了明确的管理要求。年终,考核部门依据有关流程的要求,根据项目在立项论证、中期检查、验收评价等环节的三级质量管理及时间节点的监督检查结果进行目标考核。两年来,全院项目质量明显提高,未发生重大质量问题,项目质量优良率大于90%,项目年度任务完成率100%,中期检查平均分高于中石化平均水平。
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责任部门及时组织整改,管理部门验证整改效果。例如,2011年通过各级检查,发现科研生产项目管理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三级质量责任体系之责任人岗位职责执行不到位、过程管理中流程执行不规范和节点管理不守时、外协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缺少相关制度和流程等问题时,科研管理部及时采取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进一步厘清一体化管理体系中“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体系”的主体及其职责,辅以信息化管理手段,做实各级审查工作。同时,利用考核的约束作用,对科研部门和专家队伍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明确参与三级质量审查的职责和考核内容。
重新修订了外协项目管理细则,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在制度中作了补充,并在外协项目的管理中加强流程的执行,从而规避了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nextpage]
强化项目主管在过程管理中的督导、检查及引导、服务功能。项目主管依据相关制度和流程、关键时间节点的各项要求,定期随机抽查项目组上传的各种文档的及时率和准确度,发现问题及时督办整改;及时反映项目过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科研人员指导和帮助,加强“准问题项目”的高频次检查并督办整改。
4 实施效果
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支撑下,石勘院的管理更加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达到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障科技创新工作质量、满足海外项目及国内“会战”支撑要求的目的,提升了石勘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也提升了石勘院的科研质量。
4.1 主要工作指标逐年上升
以石勘院2010年~2012年的3年发展为例,石勘院在科研收入、科研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主要工作指标均得到逐年提升。
2010年~2012年,石勘探院年科研总收入由5.24亿元上升至6.89 亿元,其中,纵向项目收入由2.78亿上升至3.34亿,横向项目收入由2.46亿上升至3.55亿。基建、实验室投资由0.67亿上升至0.84亿。
2010年~2012年,石勘院在提出具有影响力的决策建议方面以及海外生产和国内生产的技术支撑方面均有显著进步。中石化上游提出有影响力的决策建议每年以2份的数量递增,海外评价重点新项目以每年1项的数量递增,海外编制方案采纳率连续三年保持90%以上,国内生产被采纳建议井位保持在50口左右,2012年编制非常规勘探开发标准8项。
2010年~2012年,石勘院申报科技成果鉴定连续三年保持在15项,获得省部级科研进步奖项8~10项,申报国家专利由20件上升至28件。2012年申请专有技术5件,软件登记3件。
4.2 科研生产项目质量不断提高
科研(生产)项目管理历来是研究院质量管理的核心。通过统计分析,不难看出实施管理体系后科研质量的提高。2008年是管理体系运行的第三年。在当年科技开发部组织专家进行的项目中期检查中,石勘院的参评项目平均得分83.96分,与2007年中评估平均得分83.5分相比,提高了0.46分。项目优良率为92.59%,高于所有参评项目79.31%的优良率,与我院2007年中评估80%的优良率相比,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
图1: 2007、2008年我院中期检查对比
2011年是管理体系运行的第6年,也是一体化管理体系建成运行的第一年。我院共承担各类科研生产任务398项,重大科研项目完成率和优良率达100%。在当年科技开发部组织专家进行的项目中期检查中,石勘院参评的项目平均得分86.3,高于中石化平均分85.4分。24个项目通过中石化科技开发部验收,平均得分88.1分,高于中国石化的平均分87.5分。
2012年,石勘院共承担各类科研生产项目(任务)50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完成率和优良率达100%,重点项目中检、验收、鉴定平均得分均高于中国石化上游平均成绩。在当年科技开发部组织专家进行的项目中期检查中,石勘院参评的项目平均得分87.5分,高于中国石化平均分85.7分。24个项目通过中石化科技开发部验收,平均得分86.7分,高于中国石化的平均分86.6分。我院牵头承担的3个“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顺利通过了项目(技术)验收并均获优秀评价,得分都在94分以上。[nextpage]
图2: 2011、2012年我院项目与成果对比
4.3 海外项目及国内“会战”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
在ADDAX项目支撑过程中,石勘院紧贴国际化管理要求,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节点控制,有效满足了国际高标准、快节奏的要求,石勘院设计、相关方施工的尼日利亚OSSU油田OS-23P井投产,最高获3452桶/天轻质油流,工作得到了ADDAX公司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研究团队已列入ADDAX公司内部团队管理,成为ADDAX公司不可或缺的支撑单位。
在川西会战支撑过程中,石勘院跨所、跨专业组成的支撑团队紧跟生产现场工作节奏,按职责办事、按流程衔接、按节点控制、按标准检查,一级对一级负责,为川西油气勘探开发会战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并多次得到了西南分公司和总部油田事业部及党组领导的表扬。
5 结束语
石勘院科研生产项目质量的不断提高,离不开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运行及持续改进,离不开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离不开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我们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研究院”的长远目标,以提高科研生产质量为出发点,以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为落脚点,不断增强质量意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日益发挥其卓越的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玉荣、彭辉著,《流程管理(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2]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王珊珊等译,《企业再造》,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年1月
[3]孙健主编,《按流程执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年11月
[4]陈中武著,《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